营销思路三个重点是:一个中心,两个基本点和三个误区
资讯|2019-10-11 15:50:17
一个曾任海底捞营销负责人、海底捞师徒制的打造者说过,整个行业都在讲营销,但是海底捞从来不做打折
促销,尤其是在节假日,从不搞优惠。
相反,像我们这样的餐饮策划公司在节假日做营销有着巨大的优势。
如火锅中餐,节假日是客流高峰,活动容易产生结果。
事实上,大多数餐饮老板,包括一些餐饮营销策划人员,对营销都有很大的误解。
首先总结一下三个重点是:一个中心,两个基本点和三个误区。
下边咱们详细展开。
一个中心: 赚钱
我们都知道,老板花大价钱搞活动,目的肯定不是做慈善,而是要赚钱。
不管是花了几千万请策划公司的西贝,还是花了一百块钱请我吃饭的做餐饮的朋友。
为了赚更多的钱,他们的要求是一致的。所有不以赚钱为目的的营销都是流氓行为。
之前有一个火锅店搞了一个169免费吃火锅的活动。最后把自己搞死了,这样的活动就是最典型的初心不对。
营销的中心是赚钱,但赚钱不是直接的目的。
就好像我们需要上大学读MBA来提高自己,才能找到一份有利可图的工作。提高自己的过程也很昂贵。
在餐饮行业,餐饮老板要学习和学习,为公司付出,找到营销团队,首先武装自己,提高自己。
内在实力,让自己先具备赚钱的能力。
然后再找对外的突破口,找个赚钱的武器。这个武器是营销的两个基本点。
两个基本点:
我早些时候说过,营销不是促销,促销是为了降低价格,放下身段,靠便宜来俘获人们的心。这些只占餐饮营销的一小部分。
餐饮营销有两个基本点: 吸客引流、增加顾客体验感。
1.吸客引流
吸客引流的方法有很多种,降价促销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。
降价促销延伸出来的还有折扣、代金券、新品体验价、买一送一和第二个半价等等。
这些都是从快消品中延伸出来的概念。
这个在快消品行业屡试不爽的概念,放到餐饮行业实际上是有些水土不服的。
快消品具有竞争低、成本低、销售范围广泛、产品溢价高的优点,主要以渠道取胜为基础,较低的价格是获得渠道影响的有效途径。
例如,可口可乐在全球也就几个竞争对手。但是一家餐馆在街上就已经有几十个竞争者了。
前几天帮客户看一个店铺,在师大路附近,想做饮品。
我们实地调研后发现周边500米内有将近30家饮品店,大部分都在靠促销续命。
这样的坑你说跳不跳?
吸客引流有很多方法。
比如底价促销,折扣价,送赠品,送小菜,会员充值赠送,新品尝鲜、儿童半价,老人半价、生日免费、锅
底不要钱、报销打车费……
比如老小区周边老年人比较多,搞个吃饭送鸡蛋活动的估计也能吸引很多人。
2.增加顾客体验感
营销的第二个基本点是增加顾客体验感。
如果你在旺季有活动,打折是一种毒药。
那么这个时候搞活动目的就不是吸客了,而是增加顾客体验感。
比如贵如海底捞其实也在做营销,只不过它做的是服务营销。通过好的服务增加顾客的体验感,让顾客记住
这家店,下次带朋友再来。
增加体验感的活动目的不在于引流,而在于留存。 怎样让进店的人还会再来,这个活动范围就比较广了。
比如说做好产品味道、用更好的食材、搞好服务、做好环境、做几道网红菜、做一些互动的游戏、给顾客一些增值的服务等等……
所以,我们在做营销时也把自己的营销服务项目也分成了8个版块:产品营销、会员营销、服务营销、口碑营销、社群营销、异业联盟、活动营销、新媒体营销。
我们的八个部分中很大一部分围绕着客户体验和客户关系,而这些活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。
看看你的营销思路对不对?餐饮营销的1个中心,2个基本点,3个误区
最好的营销是能将二者完美结合起来的,引流功能和体验感具备。
比如西贝每年的亲嘴打折节,基本上就算得上是优质的营销案例了。
三个误区:区别假营销
误区一: 营销=打折让利
事实上,正如我们之前所说,我们永远不能说营销是折扣,营销是让步。
便宜的确吸引了一小部分人,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.在吸引一些低价值客户的同时,也可能损害一些老客户的感情。
开业时可以搞个优惠,甚至免费,因为这一阶段纯粹就是为了引流。
淡季可以适当促销,因为这时候低价能改变一些顾客的消费选择。
但是在节假日搞优惠,就不一定是明智之举了。
所以,营销不等同于打折让利,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 在什么时间、什么阶段、该做什么样的活动要结实际情况去分析。
误区二: 营销=节日大促
节日搞促销的情况只有一种,就是新店开业,刚好赶上节日,那么借助节日气氛去做促销推广刚好能吸引客
流。
如果是一家生意还不错的老店,可以做一些和节日主题比较贴合的活动,去增加顾客的参与感,增强顾客的
体验感。
比如中秋搞个猜谜活动,情人节搞个亲嘴打折活动,圣诞节给顾客送个苹果之类的。可以赠送一些小礼品,
通过这些提升顾客的感知度。
不一定非要打折降价,降低自己的利润,结果还吃力不讨好。
误区三: 营销=救命药
我们常说亡羊补牢,很多老板对待营销就是这样的。
生意好的时候任何营销都不做,所有精力都放在收钱数钱上了。
等到生意下滑时开始着急了,等到病入膏肓的时候开始病急乱投医了。
所以说,营销不是救命药,而是日常细节里一点一滴的积累。
产品也是营销,服务也是营销,口碑也是营销,好的营销就是做到更好的日常。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