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餐饮O2O的一些事宜

资讯|2019-10-17 10:41:53

餐饮O2O创业是需要接地气的。最近和团队一起做了长沙市场线下餐饮调研,以了解商家对当前餐

饮O2O服务的认可度与合作情况。采集的样本数量一共50家,调查的维度包括优惠券、团购、探店

、活动营销、微信/微博营销、顾客互动、预订等方面。虽然数量不大,但是已经超过了统计学意

义上的最低要求,希望对从业者有点参考价值。

image.png


团购优惠券认可度很高,品牌营销或成新趋势


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:


(1)在所有商户中,有28名(56%)已发出优惠券,12名没有提供优惠券,但有12名已获批准优惠券。


占比82%。

(2)34家已开展团购合作,占68%;2家未开展但考虑团购,占72%。

(3) 对探店合作很感兴趣的有8家,占比16%;对探店感兴趣的有21加,合计占比58%。考虑到


很感兴趣与感兴趣纯粹主观判断,诸位看官可以仅作参考。

(4)高度认可与用户互动价值的有9家,占比18%;基本认可用户互动价值的有18家,合计占比54


(5)高度认可的活动25项,占50%;基本认可的活动1项,占52%。

(6)已经在做微信/微博营销的有16家,占比32%;正在考虑做微信/微博营销的有6家,合计占比

44%。

(7)高认可预订服务3项,占6%;基本认可预订服务14项,占34%。


根据以上调查结果,我们可以发现餐厅对优惠券与团购等成熟的O2O合作模式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都


很高,并且较为普及。微信与微博等社会化营销手段,餐厅也有一定程度的尝试,但是占比不高,


证明大多数餐厅对新媒体营销还是不够重视或者不懂如何运营。


此外,新的餐厅预订服务模式还有待检验,主要是考虑到市场教育和实施难度。沙水听广州做餐饮


的朋友说,在大众点评与腾讯合作之后,点评的预订服务果真开始对商家收费了,并且要求收取5


%的佣金,我那朋友叫苦不迭。


餐饮O2O服务也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


在《餐饮O2O:你必须了解的三个基本点!》一文中,沙水提出三个观点:互联网颠覆不了餐饮业

,但用互联网思维能够改造餐饮业;互联网思维助餐饮行业获得新生,互联网让精品餐厅大放异彩

;降级论先行,进化论后上,餐饮O2O模式会有新变化。


但是,全文最主要的核心思想还是:无论O2O与互联网思维如何不可一世的叫嚣,餐饮企业必须回

归到餐饮的本质上来,专注产品与服务,做好用户用餐体验,以餐厅的口味、环境和服务为核心,

然后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去带动与放大餐厅口碑的传播广度与力度。


另外,沙水也武断过:如果说团购是餐饮O2O的1.0版,那么外卖和预定就是2.0版,而对餐厅更有

价值正等风来的餐饮O2O的3.0版将更具魅力,那便是顾客与餐厅之间自连接与自管理的形态。对于

这句话的理解,有一些人也许会有认识上的偏差。


但是对于一个具有互联网产品思维的人来说,应该不难懂。那就是,任何的产品都有一个迭代优化

的过程,不可能一开始就尽善尽美,这一路的尝试与迭代只为满足不同阶段的不同场景下用户不同

的需求。因为用户需求是在变化当中的,那么服务用户需求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。


餐饮O2O需要接地气,线下商家需要内外兼修


很多时候,我们看到的那些高谈阔论都是坐而论道的观点,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也忍不住站出来吆喝

一两嗓子,实际是经不起推敲的,但还是自得其乐。而真正的脏活累活苦活还是需要有人脚踏实地

的去干,这才是接地气。


所以,我们能够看到,真正干苦活累活的58同城成功上市了,还甩出对手一大截;京东依靠物流赢

得了送货快的优势,关键时刻能赢得用户口碑。这些都是当初在别人看来搞不懂状况的投入,如今

才发觉他们战略眼光的独到,也因此建立起了自己的竞争壁垒。这是真布局。


O2O不是自我革命,而是自我修炼。互联网企业的O2O之路,说得彻底点只是为传统企业做锦上添花

的增值服务而已,而核心的产品与服务体验还是要回归到传统企业,回归到线下来,对于相对成熟

的餐饮O2O来说更为典型。


当初把优惠券做到极致的丁丁优惠倒下了,当初热火朝天的团购网站死了一大批,现在引起行业关

注的外卖与预定服务还在试水当中…….无论互联网企业的餐饮O2O服务形式如何变幻,总是脱离不

了线下餐厅的服务支持与配合。这时候,是短期利益的驱动,还是长效双赢机制的成立就成为了

O2O服务可持续性的关键,而并非一时的概念炒作。


分享

微信扫一扫:分享
微信里点“发现”,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。